女作家霍达的作品

2024-05-15 03:14

1. 女作家霍达的作品

霍达简介 
1945年生于北京。回回名法图迈。霍达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、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、文学报特约记者、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。霍达自幼喜爱文学艺术,1961年考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。在“四人帮”横行时期,学无所用,不得不改行从事外文技术情报翻译工作。借此,她得以博览古今中外群书,特别是在著名史学家马非百的指导下,深入、系统地研读了大量中国历史特别是秦史的史料,这为她以后历史题材方面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雄厚的基础。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霍达的创作激情和才华得以发挥,她连续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《公子扶苏》、《鹊桥仙》、《飘然太白》、《江州司马》、《我不是猎人》、《年轻》、《战斗在北平》等,被先后搬上了电影、电视银幕、屏幕,并出版了《霍达电影剧本选》。其中,《我不是猎人》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奖,《鹊桥仙》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,《保姆》获 《萌芽》创作荣誉奖。《公子扶苏》(又名《秦皇父子》)一发表便受到文学界、电影界、史学界的重视,被誉为近年来历史题材创作中“难能可贵的”一部电影剧作。新华社为此向国外播发了以《女作家创作(公子扶苏)剧本》为题的 电讯,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,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由长春 电影制片厂投入了拍摄工作。霍达擅长历史题材的创作,并 且对于电影文学形式驾轻就熟,但这并未妨碍她在其它题材、体裁上的开掘和发展。近年来,她在致力于电影文学的同时,还创作了中、短篇小说《追日者》、《保姆》、《不要忘记她》、《艺术家的良心》、《“合作家”轶事》、《黑祸》、《马拉松宴会》等等许多篇反映现实的作品以及散文、报告文学、随笔。1988年《长篇小说》分两期连载她所写的反映回族生活的长篇小说《穆斯林的葬礼》,引起了文坛各方面的关注和好评。霍达是回族作家,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,而是古今中外,均能撷取,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。今后,她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,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,将在她的笔下得以表现。

女作家霍达的作品

2. 霍达的个人作品

他的著作有《启祯史录》和向朝廷上疏存稿百卷。

3. 霍达是怎样一个人?她生平的作品有那些?

霍达
 霍达,生于1945年11月,回族,北京人。中国电影编剧,著名作家。她的家庭是个珠玉世家,自幼喜爱文学,读书偏爱太史公的春秋笔法。成年后曾师从史学家马老先生探古寻源,尤攻秦史。六十年代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,1966年大专毕业后,长期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,同时坚持业余写作,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。

1976年后任北京电视制片厂(现改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)编剧,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,同年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,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,其作品数量较多,选材和样式也较广泛。1985年创作的小说《红尘》,获第四届(1985—1986)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,1994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剧本,由古榕执导,影片受到评论界的好评。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《穆斯林的葬礼》受到评论界重视,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,北京市建国40周年征文文学优秀作品奖,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,1993年改编为电影剧本《月落玉长河》,由谢铁骊执导,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,追求雄深博大的气势和冷峻深沉的艺术风格。另外,她创作的电影剧本有《公子扶苏》、《我为中猎人》等,儿童喜剧《我不是猎人》曾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,电视剧剧本《鹊桥仙》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成电视剧,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三等奖,她创作的还有话剧剧本《秦皇父子》,报告文学《国殇》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,现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

男,工学博士,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,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院长,结构工程学科责任教授,化工部突出贡献专家,政府津贴及北京跨世纪人才工程国内一流专家称号获得者。现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工程技术学部委员、全国抗震技术减震隔震专家组成员、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,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、中国模糊分析设计学会等八个学会常务理事或理事,哈尔滨建筑大学等七所高校客座教授。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》、《基建优化》杂志编委。在工程优化、不确定性处理、结构分析与控制、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均有建树。共发表论文180余篇,出版著作16本,获国家及部省科技进步奖6项、其他部省奖励8项,指导培养博士生18名、硕士生23名。

霍达是怎样一个人?她生平的作品有那些?

4. 霍达是怎样一个人?她生平的作品有那些?

霍达 霍达,生于1945年11月,回族,北京人。中国电影编剧,著名作家。她的家庭是个珠玉世家,自幼喜爱文学,读书偏爱太史公的春秋笔法。成年后曾师从史学家马老先生探古寻源,尤攻秦史。六十年代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,1966年大专毕业后,长期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,同时坚持业余写作,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。 1976年后任北京电视制片厂(现改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)编剧,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,同年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,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,其作品数量较多,选材和样式也较广泛。1985年创作的小说《红尘》,获第四届(1985—1986)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,1994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剧本,由古榕执导,影片受到评论界的好评。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《穆斯林的葬礼》受到评论界重视,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,北京市建国40周年征文文学优秀作品奖,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,1993年改编为电影剧本《月落玉长河》,由谢铁骊执导,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,追求雄深博大的气势和冷峻深沉的艺术风格。另外,她创作的电影剧本有《公子扶苏》、《我为中猎人》等,儿童喜剧《我不是猎人》曾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,电视剧剧本《鹊桥仙》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成电视剧,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三等奖,她创作的还有话剧剧本《秦皇父子》,报告文学《国殇》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,现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 男,工学博士,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,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院长,结构工程学科责任教授,化工部突出贡献专家,政府津贴及北京跨世纪人才工程国内一流专家称号获得者。现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工程技术学部委员、全国抗震技术减震隔震专家组成员、地震灾害损失评定委员,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、中国模糊分析设计学会等八个学会常务理事或理事,哈尔滨建筑大学等七所高校客座教授。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》、《基建优化》杂志编委。在工程优化、不确定性处理、结构分析与控制、结构可靠性与耐久性等方面均有建树。共发表论文180余篇,出版著作16本,获国家及部省科技进步奖6项、其他部省奖励8项,指导培养博士生18名、硕士生23名。

5. 霍达是怎样一个人?她生平的作品有那些?

霍达,1945年生于北京。是回族作家,回名法图迈。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,而是古今中外,均能撷取,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。今后,她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,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,将在她的笔下得以表现。
作品有:《公子扶苏》、《鹊桥仙》、《飘然太白》、《江州司马》、《我不是猎人》、《年轻》、《战斗在北平》、《追日者》、《保姆》、《不要忘记她》、《艺术家的良心》、《“合作家”轶事》、《黑祸》、《马拉松宴会》、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等。
霍达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,并先后赴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来、西班牙、毛里塔尼亚、埃及、意大利等十馀国及我国港、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。曾应邀出任《港澳大百科全书》编委、第十八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、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等。
其生平成就载入《中华古今女杰谱》、《中国专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作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电影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当代名人录》、英国剑桥版《世界名人录》等大型辞书。霍达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,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,将在她的笔下得以鲜明表现。

霍达是怎样一个人?她生平的作品有那些?

6. 霍达是怎样一个人?她生平的作品有那些

霍达,1945年生于北京。是回族作家,回名法图迈。但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却未局限于本民族的生活,而是古今中外,均能撷取,表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。今后,她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,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,将在她的笔下得以表现。
作品有:《公子扶苏》、《鹊桥仙》、《飘然太白》、《江州司马》、《我不是猎人》、《年轻》、《战斗在北平》、《追日者》、《保姆》、《不要忘记她》、《艺术家的良心》、《“合作家”轶事》、《黑祸》、《马拉松宴会》、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等。
霍达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,并先后赴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来、西班牙、毛里塔尼亚、埃及、意大利等十馀国及我国港、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。曾应邀出任《港澳大百科全书》编委、第十八届开罗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、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等。
其生平成就载入《中华古今女杰谱》、《中国专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作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电影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当代名人录》、英国剑桥版《世界名人录》等大型辞书。霍达除了继续坚持走自己的创作道路外,还打算特意创作一些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。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回族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回族同胞,将在她的笔下得以鲜明表现。

7. 霍达的个人经历

1945年11月26日出生于珠玉世家。
1961年考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。
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发表第一部小说《不要忘记她》。
1980年创作了历史剧本《公子扶苏》
1981年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一级编剧
1987年她创作了平生第一部长篇小说《穆斯林的葬礼》,在《长篇小说》杂志分两期发表。
198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,履行参政议政之职。
霍达,女,生于1945年11月26日,回族,北京人。国家一级作家,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发表第一部小说《不要忘记她》,1987年创作长篇小说《穆斯林的葬礼》,该作于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。
198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,当选第七、八届全国政协委员、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、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、《港澳百科全书》编委、开罗国际电影节评委。[1]
霍达曾参加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,并先后赴英、法、俄、日等十余国及我国港、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,其生平及成就载入《中国当代名人录》、《世界名人录》、《中国作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电影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专家大辞典》

霍达的个人经历

8. 霍达是谁?

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推荐阅读